我的的个人主页

十二月三十一日的随笔

|

谁能成为一代年轻人心中的灯塔?

  每每听别人谈起过去的时代,总是从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开始的,这里面有伴随他们走过大学岁月的摇滚歌手、民谣作家还有诗人,相比之下现在的校园里诗歌的氛围确实不如以往了(也可能是我校没有中文系的缘故吧)。上一个年代的大学校园给我的大致印象是:时间局限在1990~2000年,挤满了热血又焦虑的愤青、叛逆的摇滚歌手,当然也有凭一张照片被封为文艺女神手捧着烟灰缸的易知难。

  文艺青年总是喜欢情绪化,将感情上的事情无限放大,搞出一副轰轰烈烈的样子。我倒是感觉有真才实学、真知灼见,个性开朗包容不偏激的人才是最性感的,总想搞出个大动静的人有时倒显得内心空虚。(其实我对文艺青年的世界了解也只限于朋友圈……)

  听多了过去的事情,总想拿今天跟昨天比一比,放眼望去,谁能成为我们这个时代大学生的代言人呢?最近倒是看到不少人在忙着把偶像拽下神坛。

  我所了解的同龄人,差异巨大,有的凭一身本事周游世界,全球化程度极高,有的人高考之后再也没迈出家乡。没有什么理想抱负能将所有人凝聚在一起,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可以引爆所有人的热血。

  有闲暇时间,我可能会用来学习数理或者专业知识,了解实践一些新技术,穿插学习下音乐,真是现实得要命;在精神方面我还是缺乏创造力,能力所限也好,一厢情愿也好,我还是认为自己的生活理应更丰富一些,当然也没必要像那些艺术生一样一边在爱情中实践自己的灵感一边把生活搞的一团糟。未来还是要多向优秀的人学习,少看些电影电视剧,多一些真实有效的沟通。

  以上是我对所身处的时代的一些看法。

  其实跟这个时代没什么关系,这是属于我自己的迷茫。灯塔的话,老夫自有一盏。

Comments